迫在眉睫的关税和劳资纠纷: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摘要:

  • 2024 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已增至 37%,比上一年增长了近 7%,这凸显了尽管全球经济混乱,中国作为供应国的关键作用。
  • 对电子和钢铁等战略商品征收的新关税和扩大关税,使中美贸易环境复杂化,迫使美国进口商调整其采购战略。
  • 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劳资谈判仍未解决,因此 1 月可能发生的罢工或会进一步造成中断,并延长停留时间。
  • 托运人正在提前调高库存,以避免与关税变化和潜在的长期罢工相关的风险。
  • 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新政府提高关税的威胁,正促使美国公司重新评估近岸外包和其他采购选择。

概览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继续影响着美国的经济战略和供应链动态。 尽管最近全球政治和健康危机的变化造成了扰乱,但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仍占总进口量的 16% 以上。 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政府对制造业的大量补贴以及获得低成本原材料的途径等因素,巩固了中国作为美国依赖的各种商品和资源重要供应国的角色。

从中国进口的比例

根据 project44 每年管理的数百万次海运货物数据,过去三年来,美国从中国海运进口的份额显著增加。 下表概述了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集装箱所占百分比。

过去三年,从中国进口的年度比例稳步上升,2024 年年初的数字为 37%,比上一年增长了近 7%。 下表进一步细分,显示了 2024 年与 2023 年同期相比,每月从中国进口的比例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与 2023 年相比,除 4 月份外,2024 年每个月从中国进口的比例都有所增加。 1 月份进口量激增的原因是农历新年的时间,与 2023 年 1 月相比,2024 年 2 月才是农历新年。 今年剩余时间的持续增长可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

  1. 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新关税
  2. 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劳动力不确定性迫在眉睫

关税对进口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中,中美之间的关税格局一直在不断变化,对两国贸易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特朗普首届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大量消费品征收了高额关税,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依赖这些进口产品的美国企业的成本结构。 拜登总统上台后,维持了大部分关税,并于 2024 年 5 月宣布扩大关税范围,将钢铁和铝、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注射器和针头以及半导体等更多进口产品纳入征税范围,从而使贸易环境进一步复杂化,并影响到汽车、电子、可再生工业、医疗器械、建筑和重型机械等众多美国行业。

拜登政府的扩大关税已于 9 月生效,详情如下。

下表概述了在这些关税宣布前后,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百分比。

虽然关税可能不是导致这一比例上升的唯一原因,但从 5 月份宣布关税开始到 9 月份关税生效,这一比例明显上升。 虽然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劳动力的不确定性,但新关税的宣布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随着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人们预计将对从中国以及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更广泛的关税。 在他当选后,托运人开始提前调高库存,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关税。 虽然新一届政府要到 2025 年 1 月 20 日才会上任,因此新关税的实施情况以及是否会实施仍不确定,但全面征收关税的可能性已经导致托运人调整采购模式,以降低风险和潜在成本。

关税的影响不仅反映在美国市场商品的定价和供应情况上,还影响企业必须在采购和制造方面做出的战略决策。 由于关税增加了进口成本,企业可能会寻求其他供应来源,将某些业务回岸外包,以降低风险。 由于成本较低以及美国和墨西哥之间贸易协定的有利条件,向墨西哥进行近岸外包历来是一种普遍做法。 然而,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征收新关税,使得这一解决方案对许多美国进口商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政府更迭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为应对变化而调整供应链战略的高成本和复杂性,意味着企业在规划和执行有效的美国进口战略方面面临着持续挑战。 这种不断变化的贸易格局要求我们做出灵活、明智的决策,以应对关税政策波动带来的潜在障碍。

劳动力不确定性对进口的影响

代表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 36 个港口工人的国际码头工人协会 (ILA) 与美国海运联盟 (United States Maritime Alliance) 之间的合同谈判悬而未决,这给从美国进口或出口的企业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他们的合同于 2024 年9 月30 日到期,导致了 10 月为期三天的罢工,后来才通过将旧合同延长至 2025 年 1 月 15 日而暂时解决了这一问题。 迄今为止,尚未达成进一步协议,因此再次发生可能旷日持久的罢工的威胁迫在眉睫。

虽然 10 月的罢工仅持续了 3 天,但在此之后,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进出口均出现了激增。

两张图表均显示,罢工发生当周的停留时间均有所飙升,而这两地的进口停留时间均尚未完全恢复到罢工前的水平。

鉴于这些港口处理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 43% 的海运货物,为应对 10 月份可能发生的罢工,托运人提前调高了库存,以避免货运中断的风险,包括延误或货物滞留港口。 随着 1 月 15 日的最后期限临近,这种局面仍在继续,但仍未得到解决。

摘要

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比例上升至 37%,比上一年增长了近 7%,这是因为尽管全球挑战仍在继续,中国仍在全球制造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针对战略商品的新征关税和扩大关税,中美贸易关系的格局进一步复杂化,迫使美国企业重新审视其采购和定价战略。 此外,美国主要港口的劳资谈判悬而未决,导致运营暂时中断,影响托运人采取先发制人的库存管理策略,以应对关税变化和潜在的罢工。 随着特朗普总统的再次当选以及更严格关税的威胁,美国公司正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传统采购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包括回岸外包和近岸外包,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

Download